河北省臨城縣喬家莊農民喬二民接受《綠色中國行動》報道組記者採訪(央廣網記者 鄭澍 攝)
  央廣網北京6月28日消息(記者鄭澍)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退耕還林作為世界最大的生態建設工程,十六天來,綠色中國行動華北組穿越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四個省區。
  今天已經是六月二十八號,綠色中國行動華北報道組即將結束此行的採訪進程。
  在河北,漫山的綠,清香的果。當地的農戶通過種植核桃林,不僅僅讓生態發生變化,同時也促進了退耕戶的增收,現在回想,喬二民,膚色黝黑的退耕戶,說話時豐富表情,他說,用他那片核桃林換他當鎮長,他都不乾。
  在山西,縱橫溝壑、表裡山河。這裡與河北一樣,經濟林的產業鏈進一步延伸,也看到了以趙德清為代表的林業人數十年如一日的默默付出。他是基層林業工作者,也是林業專家,對退耕還林政策瞭如指掌。三十多年從事林業奔走,他不是忙造林,就是檢查驗收、護林防火。老百姓說,趙德清見到樹比見到兒子還親,大伙稱他為“樹爹”。

  出了西口,就是內蒙古大草原了(央廣網記者 鄭澍 攝)
  在內蒙古,草天一線,一馬平川。讓我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以蒙草抗旱為代表,系統修複草原的大生態理念。真正的生態恢復不是簡單的種樹種草。簡單地種一種樹或者種草來恢復生態,可能也會對生態造成破壞。蒙草抗旱董事長王召明告訴記者,恢復生態就是一個尊重自然的過程,尊重生態規律的過程。生態是近自然的,都是互生的互相營養。
  在遼寧,我們發現,伴隨目前國家惠農政策力度逐漸加強,導致退耕戶的比較效益差距日益拉大,復耕的想法也越來越強。59歲的王喜生告訴記者,在2003年,他承包的千畝的輕鹼耕地和荒地,進行退耕還林。他給我們算了筆賬:現在的地如果種糧每年啥活不乾就能收入50、60萬,而他家的林地輪伐期為21年,每年還要追加上萬元的人工維護和除蟲害費用,預期收益不到種田的三分之一。而這種情況在當地很普遍。而另一方面,他們對保護青山,守望家園有一種堅韌的執著,對於他們想得更多的是,下一步怎麼辦。

  高山之巔的連線(央廣網記者 鄭澍 攝)

  行進途中需要連線,路邊的小樹當房,草地當椅,到處都是我們工作的地方(央廣網記者 鄭澍 攝)
  十六天以來,報道組走過河北,山西,內蒙古以及遼寧四個省區,行程超過5000公里。一路走來,同樣是退耕還林工程,在不同的省份出現了諸多不同的特點。採訪了很多人,聽了很多故事,也感受著這些人的喜怒哀樂。報道組努力通過報道退耕還林還草工程在過去十幾年時間裡面發生的變化,還希望多一些反思,提供一些借鑒。一路走來,大家的耳朵里,或許留下了涉縣、臨城、和林格爾、多倫、阿爾鄉這些以前可能並不熟悉的地方,或許還會記得報道組一路向北的聲音。  (原標題:5000公里行程16個日與夜 報道組看十五年退耕還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qo65qohxb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